2007年12月12日水曜日

廣東人
廣東人始見於《明史 地理志》。廣東人兼有河谷平原。三角洲平原、山地、丘陵、台地。廣東系移民是在一個自然條件豐富,但生存條件惡劣的環境中。
廣東人各姓氏族譜大多記載自己的祖先來自南雄珠璣巷,珠璣巷是北方漢族人到廣東的一個重要落腳點。時期,有部分漢族越大庾嶺進入粵北五代時期,人們越大庾嶺後,多在南雄盆地定居下來。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以後,大庾嶺取代湘桂走廊和騎田嶺,成為進入嶺南的重要驛道。兩宋時期,有兩次大的移民遷徙,一次為北宋末;一次為宋末元初,他們都是由南雄南下遷入珠江流域。祖宗故居珠璣巷 廣東不少人,只要談起祖先,就說從南雄珠璣巷來的。珠璣巷,是南雄縣城的一條街,再往北約40華里就到梅關。整條珠璣巷長約1華里。珠璣巷現有張、雷、周、何等姓。張姓在此定居最久的。據說張姓的遠祖張轍在唐代就定居此地,當時叫敬宗巷。張轍地兒子張興,唐敬宗以張家七世同居,而賜張興珠璣絛唐敬宗死後,張族人因為敬宗巷這一名稱和唐敬宗的廟號相同,為了避諱,便改叫珠璣巷。
另一種說法:南宋初大量的人南遷,特別是到了宋末,他們經過江西,越梅嶺,到達南興,聚居鄉野。有許多人來自開封府的詳符地方,詳符有珠璣巷,他們不忘故土,所以在南巷暫居的村落也稱為珠璣巷。由此珠璣巷成為廣東許多族姓的祖宗故居。
廣東人生活的自然環境:廣東人處於珠江流域,以珠江三角洲為聚居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平原,位於廣東中部沿岸地區,瀕臨南海,地處南亞熱帶,氣溫溫和潮濕,雨量充沛,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河流帶來的泥沙淤積成河口沖積平原,可以開墾的沙田、灘地很多,有利於南遷漢人的生存和發展。北方漢人來到珠江三角洲,與這裡的百越族等民族融合。兩宋時期,大量的漢族人南遷對於廣東人的影響,這裡的越族人基本被漢族同化。元明時期,越來越多的漢人口遷入,使零散的人和越人等同化於漢族。主要力量集中於以廣州為中心的粵中一帶,視為廣東系人分佈的地區包括廣州、珠江三角洲以及整個粵西、湛江地區兩宋以後珠江三角洲面積明顯擴大,為移民提供了大量的良田。
廣東人的語言:是漢語廣東話粵語),大致與廣東人的分佈地區相同。此外,近十幾年來,廣東省內又有許多原不通行粵方言的地區,現在也兼用、改用粵方言,所謂「全國推廣普通話,廣東推廣粵方言」正是這種情況。
廣東人在經濟生活方面的特色,一是多元經濟,二是商業發達。
宋、、明時期,珠江三角洲的農業有了很大發展。珠江三角洲平原區低窪地面積很廣,人們因勢利導,挖塘養魚,將泥填高為基,基種桑、果、蔗等作物,按不同的作物可分為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和雜基魚塘等。
廣東人的經濟生活的另一大特點是商業發達。這也是有地理和歷史的原因。廣東人居住的地方處南海之濱,使古代越族很早就向海洋發展。
廣東人借助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條件,創造了多元經濟。這與中國傳統的自然農業社會的一元經濟,以農為本、重農抑商不同,多元經濟使商貿活動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方式,賦予廣東人的重商的傳統。
宗族家族制是漢族社會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思想和行為有很深的影響。近代宗族社會的衰敗,但到華南,特別是廣東,發達的宗族制度一直存在到現代。
廣東人的民居:廣東人的民居的形式,漢代時期,就有干欄式、三合式四合院、曲尺形、日字形和碉堡形等。廣東人的民居為適應本地區的氣候潮濕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等因素。民居採取密集佈局,建築之間用天井相隔,天井之間用廳堂、廊道或巷道相連,解決通風、防熱、防潮等問題。
竹筒屋即單開間,因人多地少,民居只能向縱深發展。明字屋,即雙開間,似「明」字,由廳、房、和廚房、天井組成。三間兩廊房,即三開間的主座建築,前帶兩廊和天井組成的三合院住宅,是本地民居最主要地形式。
廣東人的飲食:粵人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物產地條件,隨著經濟地發展,生活的進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成為他們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漢人南遷,廣東人不斷吸取北方飲食的精華,近代又借鑒西方烹飪方法,南北、東西融匯,而又顯示出濃厚的南國特色。
廣東人喜歡喝湯,與氣候有關。夏季長而酷熱,流汗多,消耗大,春季潮濕,秋天乾燥,進湯類飲食可以補充水分,養分容易吸收。廣東人喜歡吃粥,同樣受氣候的影響。 嶺南水果中,檳榔在其民間文化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古代的越族人就有食檳榔的習慣。